貓狗皮膚腫瘤治療與營養全攻略|肥大細胞瘤症狀判別+居家照護一次看懂
最後更新日期:2025-10-28
📌 快速摘要
肥大細胞瘤(Mast Cell Tumor, MCT)是犬貓常見的皮膚型腫塊之一,由於外觀變化多端,常與其他常見皮膚結節混淆。毛孩身上如發現不明腫塊,建議及早洽詢獸醫師協助確認狀況,並依專業評估討論後續照護規劃。
本篇將彙整肥大細胞瘤的基本認識、常見症狀、診斷流程、治療選項與居家飲食管理等內容,協助飼主全面理解該議題,並在專業諮詢之下探索不同照護與營養補充方式,期待陪伴毛孩家庭更安心規劃日常照護。
#PS BUBU 久益生 腫瘤照護#狗肥大細胞瘤#貓肥大細胞瘤#久益生#PS BUBU 久益生 成分
📖 目錄
一、什麼是犬貓肥大細胞瘤?
寵物身上有腫塊?可能是肥大細胞瘤!
肥大細胞瘤(Mast Cell Tumor,簡稱MCT)是狗貓常見的皮膚型腫瘤之一,肥大細胞是一種存在於免疫系統的細胞,主要負責過敏反應與組織修復。然而,當肥大細胞異常增生,就會形成團塊。肥大細胞瘤可出現在皮膚表層或皮下組織,外觀差異大,常被誤認為脂肪瘤、疣或昆蟲叮咬,因此飼主若發現狗狗或貓貓身上有任何不明腫塊,務必提高警覺。
二、肥大細胞瘤的常見症狀,飼主應知的腫瘤警訊
1.最常見的皮膚腫瘤之一,肥大細胞瘤可能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,通常是皮膚(真皮)或皮下,常見警訊:
- 皮膚突起或團塊:大小不一,可能短時間內變大或忽大忽小。因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而迅速腫脹、變紅,此現象稱為「達爾文徵兆」(Darier's sign),通常在數小時內又會恢復原狀。
- 局部發紅或潰瘍:腫塊表面可能破裂、出血或滲液。
- 搔癢或舔咬:因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,造成局部過敏反應。
- 全身性不適:由於腫瘤細胞會釋放組織胺、肝素等物質進入血液,可能引起全身性反應。常見症狀包括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和胃潰瘍、黑色便便。在極少數高惡性度病例中,甚至可能導致休克。
2.皮膚型與內臟型肥大細胞瘤症狀解析
- 皮膚型(Cutaneous MCT): 多見於狗狗,常出現在軀幹、四肢或會陰部。外觀可能似蚊子包或疣。
- 內臟型(Visceral MCT): 多見於貓咪,好發於脾臟、腸道等器官,常見嘔吐、食慾不振、消瘦。 皮膚型可手術切除後長期追蹤;內臟型則需影像學輔助判斷病程並配合內科治療。
三、肥大細胞瘤的風險因子和好發族群
導致犬貓罹患肥大細胞瘤的確切原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,但已知基因、年齡等風險因子可能會增加毛孩罹患肥大細胞瘤的機率:
1.好發犬貓品種與年齡分布
- 犬:肥大細胞瘤是狗的第三種最常見的腫瘤亞型,是犬類最常見的惡性皮膚腫瘤,佔皮膚癌病例的 11%。依據《UK study on canine MCT prevalence & risks》研究發現拳師犬、獵犬、威瑪犬、哈巴狗為患 MCT 高風險群。
- 貓:不只是狗狗,貓咪也可能因肥大細胞異常形成腫塊,尤其多見於頭頸或軀幹部位。且MCT 是貓中第二常見的皮膚腫瘤,約佔皮膚腫瘤的 20%,依據《Feline cutaneous mast cell tumours: UK-based study》研究發現暹羅貓患 MCT的風險更高。
- 年齡:肥大細胞瘤通常發生在中年至老年的犬貓身上,狗肥大細胞瘤好發於平均年齡 7歲以上,但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病。
2.基因、免疫、環境與生活型態影響
雖然缺乏明確的證據,但獸醫界普遍認為環境、基因變異和免疫系統異常的相互作用,可能在腫瘤的發展中有所影響。肥大細胞瘤是一種常見的犬貓腫瘤,雖然大多數病例發生在皮膚上,但它也可能影響其他器官,如脾臟、肝臟、消化道和骨髓。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對於改善預後至關重要。
四、肥大細胞瘤的診斷方式
一旦發現可疑腫塊,請立即尋求獸醫協助。診斷與治療過程通常會分階段進行:
- 細針採樣(FNA):獸醫會使用細針從腫塊中抽取細胞樣本,進行細胞學分析。這是一種快速且非侵入性的方法,通常能初步確認腫塊是否為肥大細胞瘤。
- 病理切片檢查:確定腫瘤的惡性程度分級(Grade)和分期(Stage)。這兩項指標對預後至關重要,也是擬定治療計畫的依據。
- 影像學檢查(胸腔X光、腹腔超音波、CT):評估是否轉移至內臟型或淋巴結。

五、治療方式有什麼選擇?手術、化療、放療分別怎麼決定?
治療計劃會依照腫瘤分期、位置與轉移情況而不同,依據維康動物醫院 胡俊琨 獸醫師表示「開刀是治療絕大多數肥大細胞瘤的首選,但也要知道手術只是治療的一環。」
需依照獸醫師的診斷進行合適的治療選項
各治療方法優劣與決策重點
| 治療方法 | 主要優勢 (Pros) | 主要劣勢 (Cons) | 決策重點與適用情況 | 
| 手術 切除 | 1. 首選方式: 最直接、最常達到治癒目的。 | 1. 可能需大範圍切除: 可能影響功能或美觀,尤其是四肢末端或頭頸部。 | 適用情況: 局部性、低分級、無擴散的腫塊。 | 
| 2. 復發率低: 大範圍、乾淨的切緣能顯著降低復發風險。 | 2. 麻醉風險: 需全身麻醉,對年老或健康狀況不佳的寵物有風險。 | 決策重點: 確保外科醫師能獲得「乾淨切緣」(Surgical Margins),術後需進行病理檢查確認惡性程度與切緣狀態。 | |
| 放射 治療 (放療) | 1. 保護器官功能: 可用於無法手術切除或位於重要部位(如眼周、鼻子)的腫塊。 | 1. 費用高昂: 通常需要多次治療,累積費用較高。 | 適用情況: 手術切緣不乾淨、局部復發風險高、或手術無法完成的腫塊。 | 
| 2. 局部控制率高: 能有效控制微小殘留病灶。 | 2. 需要麻醉: 每次放射治療都需要鎮靜或麻醉。 | 決策重點: 通常作為手術後的輔助治療,以提高局部控制率。 | |
| 化學 藥物 治療 | 1. 全身性控制: 能針對已擴散(轉移)或高惡性的癌細胞。 | 1. 副作用: 可能出現嘔吐、下痢、食慾不振、骨髓抑制(白血球降低)等。 | 在肥大細胞瘤的病患能使用的化療藥非常多,最常使用的是Vinblastine、CCNU、Chlorambucil、Vincristine。適用情況: 高惡性程度(高分級)、已擴散至淋巴結或內臟型(如脾臟、肝臟)的病例。 | 
| 2. 延緩惡化: 可提高生活品質,延長存活時間。 | 2. 非治癒性: 大多數情況下是用於控制疾病而非根治。 | 決策重點: 寵物健康狀況必須能耐受藥物副作用;用於輔助手術治療高風險腫瘤。 | |
| 標靶 藥物 治療 | 1. 精準治療: 針對癌細胞特有路徑(如c-Kit突變)抑制生長。 | 1. 非萬靈藥: 僅對具有特定分子標靶的腫瘤有效。 | 適用情況: 具有特定基因突變(如c-Kit)的犬隻MCT,或作為化療無效後的二線治療。 | 
| 2. 口服方便: 部分藥物可在家中口服給予。 | 2. 費用較高: 藥物成本較高,需持續服用。 | 決策重點: 治療前最好進行分子診斷,確認腫瘤是否帶有可標靶的異常。 | |
| 支持 療法 | 1. 提升生活品質: 顯著減輕因癌細胞釋放物質引起的全身性症狀。 | 1. 無法根治: 僅為症狀管理,無法控制或消除腫塊。 | 適用情況: 所有分期的MCT,作為主要治療方式的配套措施。 | 
| 2. 緩解症狀: 有效控制消化道潰瘍、嘔吐、下痢等,增加舒適度。 | 2. 需長期管理: 症狀會隨腫瘤生長而變化,需不斷調整藥物。 | 決策重點: 這是任何腫瘤治療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應與主治療同步進行。 | 
六、預後因子與存活率
肥大細胞瘤的預後差異大,低分級腫瘤經手術後多數能長期存活;高分級腫瘤則需積極治療。狗貓肥大細胞瘤存活率關鍵在於早期發現與治療。
- 腫瘤的病理等級(Histologic grade)
 獸醫師會依照細胞分化程度、核型、增殖活性等,分為低、中、高三級。等級越高,復發與轉移的機率越高。
- c-Kit 突變與 KIT 表現(Molecular markers)
 如果有 c-Kit 基因突變,腫瘤細胞會失控生長,預後較差。KIT 蛋白的位置異常也與預後不佳相關。
- 有無淋巴結或內臟型的擴散
 若腫瘤已擴散至淋巴結或肝臟、脾臟,治療難度提高,毛孩的預後會顯著變差。
- 腫塊位置與大小
 位於四肢末端或生殖器、口腔等部位的腫塊,因手術困難、較易擴散,手術風險高。腫瘤體積越大,控制難度也越高,越難完全切除。
七、腫瘤與術後狗貓營養補充與居家照護建議
照護飲食怎麼調整?居家照護要注意些什麼?由獸醫師—詹唯辰醫師分享貓狗腫瘤照護必知重點!詳細照護攻略可參閱:
【獸醫親授】 貓狗腫瘤照護全攻略|從診斷、治療、到飲食與居家照護
1.術後照護、心理支持和生活建議
- 定期追蹤:術後需按獸醫建議回診,監測復發或轉移。
- 觀察皮膚變化:任何新出現的腫塊應立即檢查。
- 飲食管理:避免高組織胺食物(如發酵食物、部分魚類),減少胃腸刺激。
- 減壓照護:維持舒適環境,避免過度抓舔,必要時可使用伊莉莎白圈。
- 飼主心理支持:肥大細胞瘤的治療需要耐心,正確資訊能幫助飼主安心照顧毛孩。
- 熱量需求:每日攝取足夠熱量為 1.6 倍以上的靜止能量需求(RER) 
 RER 計算公式= [體重(kg) x 30] + 70(毛孩體重 2–45 kg 適用)
 例如:一隻 5公斤的腫瘤貓咪,RER = (5×30)+70= 220kcal,再把220×1.6倍,建議每天至少攝取352kcal。
2.飲食調整與主要營養素
- 優質蛋白質:
 優良蛋白質有助於維持肌肉質量並提供必要的能量,並提供豐富的胺基酸,幫助免疫系統、消化道健康及傷口癒合。
- 冬蟲夏草:研究顯示有助於維護免疫力與體質,特別是與東京大學合作的冬蟲夏草,通過日本GMP認證,毛孩能安心食用。
- 褐藻醣膠:有助維持細胞健康與免疫平衡,像是國際褐藻醣膠權威「阿部博幸」醫學博士推薦使用的沖繩褐藻醣膠,更有公信力。且久益生的褐藻醣膠更通過日本GMP、ISO22000、JAS認證,具有充分的多項功效研究,其完整的活性結構能有效幫助腫瘤照護、維持免疫力及健康。
- Omega-3魚油:具抗氧化效果,有助於健康維護,例如取得美國USP藥典認證的魚油,品質相對安心。
- 酵母硒:研究指出(Guo et al., 2021)硒與魚油共同作用還能針對惡質細胞,維持毛孩的自然抵抗力!
- 推薦選擇包含上述有效成分的腫瘤照護配方,例如PS BUBU 久益生,讓腫瘤毛孩維持生活品質,可與獸醫討論後使用!
👉 如果你正煩惱毛孩的照護與營養補充,立即了解【PS BUBU 久益生 腫瘤照護營養品】與【PS BUBU 寵力沛 高效完整營養】,給牠更多守護力。
八、常見飼主疑惑Q&A
Q1:狗狗身上的腫塊會痛嗎?
A:部分肥大細胞瘤會因組織胺釋放導致紅腫發癢、疼痛感增加。若毛孩出現頻繁抓咬或局部發炎,建議避免自行觸診與診斷,盡快至獸醫院腫瘤科檢查。
Q2:狗狗身上的腫塊一定是肥大細胞瘤嗎?
A: 不一定。肥大細胞瘤是多種皮膚腫塊之一,常被誤認為脂肪瘤、疣、或昆蟲叮咬。只有透過獸醫的細針抽吸檢查或病理切片才能確診。
Q3:肥大細胞瘤會復發嗎?復發的風險有多高?
A: 有可能復發。復發率取決於腫瘤的分級(grade)、手術切除邊緣是否乾淨、有無擴散以及位置與大小。較低分級且邊緣完整的情況下,風險較低;高分級或邊緣不完整者風險較高。
Q4:肥大細胞瘤是癌症嗎?會不會轉移?
A:屬於惡性腫瘤的一種,依分期不同可從單純皮膚病灶到多器官擴散不等。高惡性型可能影響脾臟、肝臟與胃腸道。
Q5:在家中我可以做什麼照護來幫助肥大細胞瘤毛孩?
A: 在家中可做的包含:定期檢查腫塊變化(大小、形狀、顏色)、避免抓舔或刺激、提供均衡飲食與保健品補充營養、保持舒適環境及定期回診追蹤。
Q6:營養補充品能取代醫療治療嗎?
A: 不行。營養補充品可做為輔助角色,有助於平衡免疫力、維護體質與生活品質,但不能取代外科手術、放射治療或化療等核心治療,實際診斷與治療仍須由專業獸醫師判斷。
Q7:腫瘤毛孩營養品推薦?術後也可以吃嗎?
A:研究發現對腫瘤照護有益的營養素包含冬蟲夏草、褐藻糖膠或Omega-3 魚油,搭配正規治療,定期追蹤。
PS BUBU 久益生特別適合腫瘤毛孩,包含上述完整複方成分,針對腫瘤治療中、術後照護、預防保養,皆能有效幫助毛孩維護體質、保持活力,進而提升生活品質!
Q8:肥大細胞瘤會傳染嗎?
A:牠不會在人與動物之間傳染,也不會在貓與狗之間傳染;但若家中有多隻毛孩,建議仍應注意共用物品的清潔,避免傷口感染或皮膚刺激,以降低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。
👉 想了解更多歡迎私訊【官方客服LINE】
九、飼主真實病例分享
💬「經過很多醫師評估後⋯我們採鐘擺化療,在發現胸腔腫瘤無法手術後,都有長期吃你們的久益生,真的是一次又一次很特別的追蹤後,發現本來應該會影響寵物生命時程和生活品質的腫瘤,暫時被控制住了!」

飼主分享案例請看👉 【PS BUBU】「本來應該會影響生命時程和生活品質的腫瘤,暫時被控制住了」
💬「診斷罹患惡性乳腺瘤且已擴散,治療效果有限,飼主只希望毛孩餘生快樂,不希望因化療痛苦的過日子,看著兩隻狗狗補充久益生後恢復活力真的很感動!」

飼主分享案例請看👉【PS BUBU】「惡性乳腺瘤並且已經擴散,從每天要一直睡覺到可以開心的跟狗狗玩,真的很感動!」
👉 想了解更多【PS BUBU 久益生 腫瘤照護評價】,看看毛孩飼主的真實分享!
十、結語:獸醫師分享與推薦
肥大細胞瘤雖是狗常見惡性腫瘤,但透過早期發現、精準診斷與治療照護,許多毛孩仍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。飼主若發現寵物皮膚異常,應及時就醫,避免延誤黃金治療期。
普羅動物醫院 詹唯辰 獸醫師分享:「在治療上都有標準的流程與步驟,但在面對死亡的交叉點時,是沒有標準答案的,如何做到無悔的治療和照護,是每個醫師和飼主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。」
只要有機會,就不要放棄!PS BUBU 久益生,貓狗腫瘤照護 新希望!

📌 照護重點整理
- 狗貓肥大細胞瘤需早期發現、立即診斷。
- 常見治療包含手術、放療、化療與標靶藥物。
- 居家照護包含營養管理、減壓環境、定期回診。
- 補充營養素(冬蟲夏草、褐藻糖膠、Omega-3)有助平衡免疫力。
- PS BUBU 久益生整合專利配方,經獸醫與國際認證,幫助腫瘤毛孩提升生活品質。👉 立即購買【PS BUBU 久益生 腫瘤毛孩保健品推薦】
延伸閱讀
【獸醫親授】 貓狗腫瘤照護全攻略|從診斷、治療、到飲食與居家照護
關於作者與 PS BUBU
本文由 PS BUBU 寵物保健品牌內容顧問團隊撰寫,並經詹唯辰獸醫師審核。PS BUBU專注於 寵物營養與全方位健康保健,以臨床實證與科學營養學為基礎,為毛孩設計安全、有感且符合法規的日常營養補充方案。
我們的研發團隊結合獸醫與生醫博士專業,持續追蹤國際研究進展,針對毛孩在免疫力、眼睛、關節、皮膚、腸胃、腎臟、腫瘤與心血管等多方面健康需求,提供可協助維持生理機能、支持整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的實證產品。
所有內容皆遵守《動物保護法》及保健食品廣告規範,僅供科普與保健參考,非醫療診斷或處方建議。若毛孩有持續性不適,建議諮詢專業獸醫師診療。
欲了解更多寵物營養、日常保健與臨床應用觀點,請搜尋 「PS BUBU 寵物保健」,探索更多實證科學的健康解方。
獸醫師簡介:詹唯辰 獸醫師(DVM)
現任:普羅動物醫院 獸醫師
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系,專長涵蓋犬貓一般門診、牙科治療、軟組織外科及一般外科手術。 在臨床工作中,持續精進牙科及一般軟組織外科技術,未來將朝神經科與脊椎外科進修,期望為犬貓患者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。
參考資料
- Blackwood, L., Murphy, S., Buracco, P., De Vos, J. P., De Fornel-Thibaud, P., Hirschberger, J., ... & Argyle, D. J. (2012). European consensus document on mast cell tumours in dogs and cats. *Veterinary and Comparative Oncology, 10*(3), e1–e29.
- London, C. A., & Seguin, B. (2003). Mast cell tumors in the dog. *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: Small Animal Practice, 33*(3), 473–489.
- Atashrazm, F., Lowenthal, R. M., Woods, G. M., Holloway, A. F., & Dickinson, J. L. (2015). Fucoidan and cancer: A multifunctional molecule with anti-tumor potential. Marine Drugs, 13(4), 2327–2346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md13042327
- van Weelden, G., Bobiński, M., Okła, K., van Weelden, W. J., Romano, A., & Pijnenborg, J. M. A. (2019). Fucoida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anti-cancer mechanisms. Marine Drugs, 17(1), 32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md17010032
- Guo, C.-H., Hsia, S., Chung, C.-H., Lin, Y.-C., Shih, M.-Y., Chen, P.-C., Hsu, G.-S. W., Fan, C.-T., & Peng, C.-L. (2021). Combination of fish oil and selenium enhances anticancer efficacy and targets multiple signaling pathways in anti-VEGF agent treated-TNBC tumor-bearing mice. Marine Drugs, 19(4), 193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md19040193
- Yoon, S. Y., Park, S. J., & Park, Y. J. (2018). The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cordycepin and their underlying mechanisms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, 19(10), 3027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ijms19103027
- Melville, K., Smith, K., & Dobromylskyj, M. (2014). Cutaneous mast cell tumours in cats: A UK-based study comparing signalment and histological features with long-term outcomes.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, 17(6), 486–493.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10816789/
- Shoop, S. J., Marlow, S., Church, D. B., English, K., McGreevy, P. D., Stell, A. J., ... & Brodbelt, D. C. (2015).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mast cell tumours in dogs in England. Canine Genetics and Epidemiology, 2, 1.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6401329/
- 維康動物醫院 (2022)。 狗肥大細胞瘤開刀治療前該知道的4件事。取自 https://wellcarevet.com/%E7%8B%97%E8%82%A5%E5%A4%A7%E7%B4%B0%E8%83%9E%E7%98%A4%E9%96%8B%E5%88%80%E6%B2%BB%E7%99%82%E5%89%8D%E8%A9%B2%E7%9F%A5%E9%81%93%E7%9A%844%E4%BB%B6%E4%BA%8B/
- 陳駿逸。 (2023 年 1 月 19 日)。認識狗的肥大細胞瘤(Mast Cell Tumors)。 與你癌歸於好。 取自 https://mycancerfree.com/tw-1/dog-mast-cell-tumors-t-2023-01-19
 
       